|
基础教育如果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也就无从谈求知欲,也就无从谈“职业理想”,自然也就没有“专业”的概念。
最近正值高考志愿填报,听很多考生说不知如何选专业,很吃惊。一些考生学科成绩不错,但对“专业”一无所知,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专业”和今后从事的“职业”有什么关系,不知道自己可以去学什么,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兴趣”,只能听命于父母。麻烦的是很多家长也并不了解“专业”。而很多中学有规定,填报志愿,教师不得发表意见,更不能越俎代庖。最后,考生和家长往往是在七嘴八舌中“随大流”,于是形成“只认大门,误进小门”的现象。有媒体调查显示,超半数的大学生入学前并不了解所选专业,入学后也并不喜爱所学专业,乃至有退学重考的事。
学生上高三了,教师如果问“以后想干什么”“考什么专业”,多数学生回答是“我家人还没想这个问题”“爸爸妈妈没对我说过”……学生到了高三,不清楚自己今后要去学什么、做什么,这就让人纳闷:为什么学生到了高三仍然没有考虑过“职业”问题,一个人从小没有生涯规划,其社会理想又何来依托?
其实,对孩子今后学什么,不少家长也没数。我常听家长说“看考分再说吧”,这就是说,他们不是选择专业,而只是在选择大学;在得知考分后,才开始考虑学校和专业。在这里,即使有职业愿望,也要服从考分,更何况本身根本没有“职业”理想的。十八岁仍不知道自己可以学点什么、做点什么,是不是有些可悲?落后的社会价值观干扰了教育,错误的“成功学”也在影响青年的职业选择。
学生不会选专业填志愿,因为他不了解“专业”的内涵,也无法判断自己的学力。他在学校的学习是对付考试的,他的学习和“未来”的关系是:考分高,上名牌大学;考分低,上一般院校——这个他懂。“热门专业”一般指高收入、高待遇的“轻松、体面”的职业,就业容易——这个他也懂。至于这个专业是不是“适合”自己,不少学生并不知道。学校的教育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坦率地说,许多教师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个人规划的认识也很不够,他们可能并不具备这方面的指导能力。“把学生送进大学”,学校的任务好像就完成了,很多应试名校就是这么干的。
基础教育阶段要培育人的趣味,应试教育很难做到这一点,由于学生把几乎全部精力用于应试,在长达12年的中小学阶段,没有培育兴趣与爱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特长,也就无从选择“喜爱的专业”。许多学生从小学就去上“兴趣班”“特长班”,这未必是学生个人选择,往往是家长代选。家长考虑的是,“特长”是升名校的“敲门砖”,可在入学上获取优势,而并不在意培育趣味。学生用大量时间学习并不喜爱的“特长”,即使习得技能,未必产生兴趣,升学之后,这块“敲门砖”也就被搁置。最近听闻某高中入学调查的几个数据,似乎能说明一些问题:28%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起就上“兴趣班”“特长班”,68%的学生从小学起就开始“补课”(两项交叉)。也就是说,学生进入高中之前,负担已经很重了。虽然该校高考升学率高,但校长和教师面对这些数据,不能不感到忧虑。基础教育如果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也就无从谈求知欲,也就无从谈“职业理想”,自然也就没有“专业”的概念。而一般而言,有了“趣味”和“热爱”,才有可能选择“适合”的“专业”。
学生脱离社会生活也是缺乏职业理想的原因。在应试环境下,大量高中生两耳不闻窗外事,很少从事家务劳动,也不怎么接触社会。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到过工厂,没近距离观察过制造业,也不了解商业运行模式,他们能在试卷上做出答案,但对身边的现象无法作出解释,临到填报志愿才去关注,仓促间作出的选择,往往难以持续。
如果没有理想,没有热爱,任何一种职业都可能是无趣的。我们应当早一些引导学生去思考这样的问题。(王栋生 作者系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