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最新名校试题
  • 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 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 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 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 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 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 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 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 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 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最新同步教学
  • 24-25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模块综合试卷(二)
  • 24-25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模块综合试卷(一)
  • 24-25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第八章 专题强化 机车的两种启动方式
  • 24-25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第八章 专题强化 功能关系及其应用
  • 24-25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第八章 专题强化 功和功率的分析和计算
  • 24-25学年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教案:4.3 禁止生物武器学案
  • 24-25学年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教案:4.2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学案
  • 24-25学年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教案:4.1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学案
  • 24-25学年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教案:3.4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 24-25学年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教案:3.3基因工程的应用
  • 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专题十五 实验与探究
  • 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命题最前沿十三] PCR与电泳的原理及应用
  • 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命题最前沿十二] 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应用
  • 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专题十四 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
  • 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专题十三 发酵工程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作文 > 2025年高考作文预测训练:心系远方,共筑未来

2025年高考作文预测训练:心系远方,共筑未来

添加时间:2024年12月13日  浏览次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体发展,甚至以自我为中心;但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作为当代青年,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材料中的两段话以分号为分界线,第一段话体现了注重个体发展这个核心,第二段话体现了鲁迅先生所说的都和我有关这个核心。两段话之间用了来连接,表明我们审题立意的核心应该以第二段话为主,适当兼顾第一段话。作为当代青年,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要求考生必须把握住上面材料中注重个体发展都和我有关这两个核心,来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即考生必须对两个核心的关系做一番独到的思考。在厘清两者关系的基础上,考虑到两段话之间用了来衔接,考生还是应该将世界与我有关的角度作为最佳着力点,倒推回来再对注重个体发展这个角度进行思考。本题引导语规定了写作者的身份为当代青年体验侧重感性述说,思考侧重理性表达,文体倾向适宜写议论文。明确了这些之后,再进行立意作文即可。

【审题】材料中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给第一个核心注重个体发展提供了存在的背景,符合存在即合理的逻辑,因此,我们必须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利与弊。但甚至一词的表述,非常明显地指出自我为中心是一味追求自我发展,是一种自私的做法,对这种做法我们应该持抛弃的、反对的态度。材料中的第二个核心是鲁迅先生说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句话出自《且介亭杂文末集·这也是生活》一文,是鲁迅先生病逝前一个月在病中的状态下所展示出来的思想,我们可以理解为先生在病中仍然心系社会、关心人民疾苦,这是一种胸怀天下的高度责任感的体现,而这一点也恰恰是我们当代青年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之一。

因此,本文的最佳立意应该是辩证看待注重个体发展和世界和我有关两者之间的关系:(1注重个体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关注世界,以天下为己任,明确自己今后肩负的重任。(2)拥有世界都和我有关的情怀,具有责任担当精神,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个体发展

参考立意:

须心系天下,防故步自封;发展个人,融入世界;世界与息息相关;做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关注世界;做好自己的同时,还要关注世界;关注世界,做更好的自己;在社会发展中发展个体;勿过度自我,做关注世界的大我

行文结构:文章首先厘清了注重个体发展都和我有关这两者的关系,提出了勿过度自我’”的观点。然后分析论证,运用范仲淹、支教教师和马云三例,分析论证时紧扣观点。最后的回应观点,收束全文。

素材:

1、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况

2、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使你两脚站得稳。                       ——奥斯特洛夫斯基

3、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

——闻一多

4、人不可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                                  ——歌德

5、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马克思

6、在点评《赢在中国》真人秀比赛的一位选手时,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说道:你自己很善良,也很有激情,也很幽默,也会讲很多的故事……但你的团队离开你的时候。你要想到一点,我们需要雷峰,但不能让雷锋穿补丁的衣服上街去,让他们跟你分享成功是很重要的。

【佳作赏析】:共鸣之桥,连接你我

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一颗孤独的星辰,闪烁着属于自己的光芒。我们追求个体的发展,渴望在人生的舞台上独领风骚。然而,当我们在追求自我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时,是否曾停下脚步,回首那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人与事?

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自我封闭的夜空,照亮了共鸣之桥的路径。在这座桥上,我们不再孤立无援,而是与无数陌生人建立起联系,共同编织着这个世界的美好。

我记得那个夏日的午后,我在公园的长椅上阅读,目光穿过树荫,落在了一位老奶奶的身上。她正带着一群孩子,教他们唱歌跳舞。孩子们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着快乐,他们的笑声在空气中飘荡,仿佛是一首美妙的乐章。老奶奶的脸上挂着慈祥的微笑,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对孩子们的关爱。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仿佛那座共鸣之桥就在我脚下延伸。

还有那个雨后的傍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雨水洗净了城市的尘埃,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芬芳。我注意到一位环卫工人,他正在用扫帚清扫街道。他的背影显得那么高大,仿佛是这座城市的守护者。我放慢了脚步,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他辛勤劳作。他的汗水滴落在地面上,与雨水融为一体。我心中涌起一股敬意,那是对一个默默付出的人的敬意,也是对这座城市的敬意。

这些平凡的瞬间,或许在别人眼中微不足道,但在我心中,它们却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对生活的理解。我开始明白,这个世界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由无数个你我他共同构成。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座共鸣之桥的一块砖石,只有当这些砖石紧密相连时,才能支撑起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肩负着时代的使命,追求梦想的同时,也不应忘记身边那些需要我们关心的人。我曾参加一次志愿者活动,去帮助那些孤寡老人。我们陪他们聊天,为他们表演节目,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那些老人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的阳光,温暖而明媚。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共鸣的力量,那是一种超越自我,连接他人的力量。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但请不要忘记,我们的梦想并非孤立无援。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让我们携手同行,用爱心和关怀搭建起一座座共鸣之桥,连接彼此,连接世界。

让我们一起记住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让我们在追求自我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关爱他人,让这座共鸣之桥,成为连接你我,连接世界的纽带。


Copyright©2005-2025 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翠竹街76号国家863中部软件园 邮编:450001
信息交流邮箱:henanjk2007@126.com 咨询电话:0371-57087762 13525597342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豫ICP备11006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