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月,为实现新高考的平稳过渡,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第五批高考综合改革省、自治区组织了适应性演练。其中,英语学科的适应性测试题,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可供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学、使用高考全国卷的省区市参考。由此可见,2025年适应性测试虽然只在第五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使用,但全国新高考命题变革是一盘棋,此次测试具有本年高考命题风向标的意义,全国卷使用省份都应该关注,以此契机探寻2025年全国卷命题趋势。
一、总体评述
1. 聚焦立德树人,提倡五育并举。以文化人,文明互鉴,培养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听力对话第8节,讨论天文爱好及光污染解决方案,第9节对话谈论Elena的职业经历及挑战以及第10段独白,讲述Monica老师的成长经历及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在引导学生热爱工作和学习,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追求。阅读理解B篇讲述社区邮递员Jim为社区辛勤工作30多年退休的故事。D篇阅读理解介绍健康与学习,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了运动对学习的影响。阅读理解第二节,呼吁大家加入大学艺术之友及其得到的回报,引导学生喜欢艺术、热爱艺术,而这种喜爱也会让你成为独特的自己。完形填空讲述了一个女士每天去喂鸽子,在所戴项链掉在地上的时候,一个鸽子马上为她捡起的故事,教育学生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善良与回报的德育故事。写作第一节留学生Beth想学习打乒乓球,号召学生热爱运动,热爱体育,强身健体。读后续写讲述作者出差费城去看救助动物的记录片,遇到一些骑手参与救助感人至深的故事。种种语境的选择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本次适应性测试试题语法填空情境选择联合国设立六种官方语言日,旨在庆祝文化多样性并促进语言平等使用。中文帮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促进全球语言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国家将中文纳入教育体系,提升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合作。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在跨文化交流中增进国际理解,推动世界文明共同发展。这与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语法填空的情境选择有异曲同工之妙。
2. 考查关键能力,强化思维品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本次适应性测试试题阅读理解C篇文章主要讲述了Jane Jacobs对成功城市社区的独特见解。她认为人们之间的强互动对成功的城市社区很重要,城市应让居民自主发展,当地居民应决定城市发展,人行道应紧密相连,城市空间应多元混合使用,高密度空间中的“街道上的眼睛”会带来安全感等内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阅读理解D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一项新的研究,该研究进一步探索运动助力学习的最佳时间。研究中让参与者进行不同强度运动,之后观看自然纪录片,两天后返回实验室做记忆测试,最后通过相关经历及结果探讨运动强度与大脑敏锐度的关系,指出剧烈运动可能并不会让大脑更敏锐,而轻度运动可能不足以提供必要的生化促进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深度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加强教考衔接,凸显特色创新,以考促教,助力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
本次适应性测试试题听力部分的第8、9段对话和第10段独白,都谈论到职业的追求。与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四第五单元Launching Your Career,北师大教材选择性必修三第7单元 Careers,以及外研版教材选择性必修四第一单元Looking Forwards话题相关,试题与考查要求教考衔接,学用融合。阅读理解A篇语篇是人与社会话题,关于旅游景点介绍:东约克郡的四个旅游景点,与人教版教材必修一第二单元Travel Around话题一致。
阅读理解D篇介绍了一项新的研究关于进一步探索运动助力学习的最佳时间。与人教版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Sports and Fitness,外研版教材必修二第三单元On the Move以及北师大教材必修一第二单元 Sports and Fitness考查话题一致,以考促教,推动高中英语教学提质增效。
4. 深化基础,守正创新,平稳发展,确保考试改革稳步推进,发挥正向引导作用。
本次适应性测试试题结构与新高考全国卷试卷结构一致,分值一致,没有出现网上传播的高考英语试题写作第二节读后续写题型要改变的情况。确保了考试改革的平稳发展,稳步推进。
同时试题的命制深化基础,灵活考查。在阅读理解B篇文章第一段第1句话,“Jim Johnson, a mail carrier, was an institution in the leafy
Westmoreland, Westhaven and Westover Hills neighborhoods,just north of downtown Wilmington, where
he delivered much more than the mail. ”中,该句式有30词,多种成分及从句修饰,而“institution”一词考查非常灵活,此为名词,意为“a person who is well known because they have been in a particular
place or job for a long time(某地或工作中的)出名的人”。而在语法填空第1句话又出现了“In 2010, the UN Department of
Global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d language days for each of the
organization's six official languages.”一句,此句中institute意为“ to introduce a system, policy, etc. or start a process”建立,制定(体系、政策等)。可见试题对学生的必备知识考查灵活创新。
当然,本次适应性测试英语试题直接信息获取、细节题较多,整体偏易。七选五考题中使用明显的提示词和指代关系等提示语,深挖逻辑不够。在查重题方面,比如读后续写的素材在某地市的联考题中也亦出现过,稍显不足。
二、试题分析
1.听力
2.阅读理解第一节
3.阅读理解第二节
4.完形填空
5.语法填空
6.写作第一节
7.写作第二节
三、备考建议
基于以上考向及测试试题分析,针对2025年后期高三备考提出以下建议:
1、深化基础性,夯实语言能力基础。后期备考依然要求回归课堂,落实课标要求,对必备知识复习抓细做牢,扎实开展词汇每日复习验收,注意一词多义,熟词生义的训练积累;语法每周总结反思,听力泛听与精听结合,阅读读懂文章基本内容以及掌握具体细节信息的能力,写作训练准确恰当地运用基础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重视日常积累,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
2、强化语篇意识,提升关键能力。专题复习中,注重以语篇意识与语篇结构分析为重点,突出语篇模式的探究,如聚焦主题意义的写作微技能讲解、语篇视角下七选五解题策略、语篇视角下完形填空复习策略等;
3、细化语料积累,做足知识储备。词汇分类,阅读分类,写作分类,不同类别构建丰富的语料库,同时写作语言去模式化,训练考生的语言思维品质。
4、优化模拟训练,勤于总结反思。做好详细的复习规划、训练规划,精确到每周每日。
创新角度开展试题讲评策略,面批面改,详批详改,快批快改,不断完善训练策略。
5、转化边界生,重视尖子生培养。高三后期制定详细可行的培优补弱措施,最大化提升备考效益。